黃一農教授主講「紅樓夢外:一個跨界與穿越的夢」
日期時間:11月25日(三)上午10點至12點
地 點:清華大學總圖書館一樓清沙龍
報 名:https://ridge.lib.nthu.edu.tw/lib_action/public/libtour.php?with=identity&class=9
講者介紹 //
黃一農教授,1956年出生,金門縣人。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,曾在美國一流大學擔任職業天文學家,卻於1987年突然改行任職於母校的歷史研究所至今,而先前他從不曾修習過文史。他所從事的領域包含科學史、中西文明交流史、明清史、術數史、軍事史、海洋探險史、紅學等,並在2006年以自學的成果被選為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組院士,也曾獲荷蘭萊頓大學首屆「胡適漢學訪問講座教授」、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榮譽教授、臺北藝術大學關渡講座教授、北京中國科學院名譽研究員、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高級研究員等榮譽。他希望自己能成為一位夢想家。
想要帶給觀眾的訊息 //
黃一農教授自2010年起從事了一場奇特的學術探險,他以初學者的身分進入傳統深厚的紅學領域,並努力「穿越」至清朝,希望能探究他所揭舉的「e考據」,可否在大數據(Big Data)時代建立文史研究的新典範。本講座將努力論述曹雪芹除了創作《紅樓夢》之外,現藏貴州省博物館的《種芹人曹霑畫册》亦是他迄今已知存世的唯一字畫真跡。黃教授還將嘗試強有力地論證曹雪芹所編輯《廢藝齋集稿》八卷的真實存在,此書曾於1943年短暫出世卻又驟然消失,其內涉及工藝美術的既豐富且精采之內容,不僅讓我們得以體會《紅樓夢》中為何對某些情節(如:放風箏)的描述如此深刻,也令我們見到曹雪芹在應用藝術上的深厚造詣,其幫助「有廢疾而無告者」的胸懷,更讓我們接觸到他在小說家之外另一個引人悸動的人道主義面向。
關於講者簽書會 //
講座現場可簽書,記得帶書去簽名的粉絲見面。如有購書需求,請洽詢清華大學水木書苑(座落於清華大學風雲樓一樓)。
感謝以上協辦單位 //
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/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考古與文物鑑定研究中心·李亦園院士榮譽講座·CASA 004/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
日期時間:11月25日(三)上午10點至12點
地 點:清華大學總圖書館一樓清沙龍
報 名:https://ridge.lib.nthu.edu.tw/lib_action/public/libtour.php?with=identity&class=9
講者介紹 //
黃一農教授,1956年出生,金門縣人。清華大學物理系畢業,曾在美國一流大學擔任職業天文學家,卻於1987年突然改行任職於母校的歷史研究所至今,而先前他從不曾修習過文史。他所從事的領域包含科學史、中西文明交流史、明清史、術數史、軍事史、海洋探險史、紅學等,並在2006年以自學的成果被選為臺北中央研究院人文組院士,也曾獲荷蘭萊頓大學首屆「胡適漢學訪問講座教授」、香港大學及香港理工大學榮譽教授、臺北藝術大學關渡講座教授、北京中國科學院名譽研究員、中國藝術研究院名譽高級研究員等榮譽。他希望自己能成為一位夢想家。
想要帶給觀眾的訊息 //
黃一農教授自2010年起從事了一場奇特的學術探險,他以初學者的身分進入傳統深厚的紅學領域,並努力「穿越」至清朝,希望能探究他所揭舉的「e考據」,可否在大數據(Big Data)時代建立文史研究的新典範。本講座將努力論述曹雪芹除了創作《紅樓夢》之外,現藏貴州省博物館的《種芹人曹霑畫册》亦是他迄今已知存世的唯一字畫真跡。黃教授還將嘗試強有力地論證曹雪芹所編輯《廢藝齋集稿》八卷的真實存在,此書曾於1943年短暫出世卻又驟然消失,其內涉及工藝美術的既豐富且精采之內容,不僅讓我們得以體會《紅樓夢》中為何對某些情節(如:放風箏)的描述如此深刻,也令我們見到曹雪芹在應用藝術上的深厚造詣,其幫助「有廢疾而無告者」的胸懷,更讓我們接觸到他在小說家之外另一個引人悸動的人道主義面向。
關於講者簽書會 //
講座現場可簽書,記得帶書去簽名的粉絲見面。如有購書需求,請洽詢清華大學水木書苑(座落於清華大學風雲樓一樓)。
感謝以上協辦單位 //
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研究中心/國立清華大學科技考古與文物鑑定研究中心·李亦園院士榮譽講座·CASA 004/國立清華大學出版社